黄爱菊 国家二级演员 豫剧旦角演员

黄爱菊 国家二级演员
黄爱菊 国家二级演员

黄爱菊,女,河南商丘人。出生于1938年,主攻旦角,国家二级演员,豫剧界的“豫东黑牡丹”。河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商丘市第三、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代表剧目有《打金枝》(饰国母)、《穆桂英下山》(饰穆桂英)、《三哭殿》(饰银屏公主)等,以吐字清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等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1938年出生于山东省单县黄岗集。6岁时跟着父母逃荒到商丘,13岁考入商丘市红星剧校学戏,16岁进入商丘市豫剧团。1954年、1955年,在戏剧《白莲花》、《白蛇传》、《陈妙常》、《张羽煮海》等戏中饰演主角开始在豫剧界崭露头角。1959年代表商丘参加河南省戏剧汇演,并荣获三等奖。1963年、1964年,由其参演的著名现代戏《社长的女儿》先后在上海与广东引起轰动并受到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等同志的接见。“文革”结束恢复古装戏后,主演的《打金枝》(饰国母)、《穆桂英下山》(饰穆桂英)、《三哭殿》(饰银屏公主)等戏,以吐字清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等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至今传唱不衰。《文汇报》、《解放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均对黄爱菊进行过专题报道。1981年,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戏曲专题节目》中,对黄爱菊的舞台生活与艺术特色进行了总结性介绍。1988年,黄爱菊从商丘市豫剧团退休。

早在1950年黄老师考入商丘市红星剧校(现商丘市豫剧团)潜心学习豫剧表演艺术,深受预东著名旦角演员马金凤、花桂荣、张秀兰等人的影响,分别以她们的代表认的影响,分别以她们的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樊梨花征西》、《对绣鞋》等为榜样,努力继承其豫东调自特色。

多年的戏剧悉心研究,使黄老师很好的掌握了豫东调旦角的发声、行腔、韵味以及板式运用等特点,并将其贯穿于舞台实践之中。使他从第一个主演剧目《白蛇传》开化寺,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也使她年仅十五、六岁便唱红了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面。此后,由她主演的《张羽煮海》、《陈妙常》、《梁山伯与祝英台》、《王金豆借粮》、《桃花庵》、《碧玉簪》、《白莲花》、《画皮》、《牡丹亭》、《救风尘》、《状元打更》、《破洪州》、《十二寡妇征西》、《冰心抗婚》、《合凤裙》、《李慧娘》、《陈三五娘》、《嫦娥奔月》、《杜鹃》、《望夫云》、《望江亭》、《寻儿记》、《穆桂英下山》、《梁红玉》、《团圆之后》、《女驸马》、《三哭殿》、《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等四十余个传统剧目,无一不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找不到想要的资源、支付问题、下载问题加微信:xiquduoduo
戏曲资源网 » 黄爱菊 国家二级演员 豫剧旦角演员

发表回复